4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末,内蒙古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476.21亿元,占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的42%,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的6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082.28亿元,占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的29.65%,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79.25亿元,占银行业各项贷款的11.36%。
民营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内蒙古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将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作为激发企业活力、提振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针对融资中的六大难点、堵点问题出台具体举措,使中央和内蒙古的惠企政策真正直达民营和小微企业,让金融“活水”真正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全力推动助企行动落到实处。
解决“信息差”。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协同多部门整合建立统一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汇总归集14类37项企业信息,开发小微企业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全区银行发布信贷产品3493个。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升级“内蒙古普惠金融超市”服务平台,上架金融产品2021个。
解决“抵押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了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内蒙古财政厅和内蒙古金融监管局联合出台《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银行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政府提供10%的风险分担资金,缓解了民营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少、担保不足的困难。
解决“放款慢”。内蒙古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指导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名单”内企业,“3日内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极大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对于自治区及盟市重点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启动融资需求“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协调确定主办银行“一对一”精准快速对接。目前,专项行动实现企业对接率100%、企业授信率81.16%、贷款余额198.04亿元。
解决“融资贵”。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通过调降贷款利率、减免各类服务收费等措施,让市场主体广泛享受金融政策红利,切实减轻企业经营成本。融资协调机制运行以来,内蒙古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年化利率已降低0.42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全区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手续费、抵押登记费、押品评估费等各类服务费用2.95亿元。
解决“覆盖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组织相关部门出台实施宽信用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供给,尽可能扩大贷款覆盖面,实现头部企业“提质增效”、腰部企业“扩容增量”、小微企业“增量扩面”,并大力推动信用贷和首贷户拓展。3月末,民营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197.43万户,较年初增加4.5万户;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70.88万户,较年初增加1.87万户;当年新增首贷小微企业2601户、首贷金额35.88亿元。
解决“周转难”。内蒙古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续贷政策要求,将续贷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大到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难题。今年前3个月,全区银行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2.69万户、19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0%和88%。(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李永桃 实习生 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