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国家转型机构最近宣布,印度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并声称该国有望在未来3年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不过经济学家指出,人均GDP为2880美元的印度,仍然面临多种经济挑战。
印度国家转型机构执行长苏布拉马尼亚姆表示,“我们的经济规模为4万亿美元,正如我所说,这不是我的数据,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印度(经济规模)大于日本。”
苏布拉马尼亚姆还说,如果坚持目前的计划和思路,2年半或3年后,印度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而且整体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印度有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GDP达到4.1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而印度的人均收入将从2013-14年财年的1438美元翻一番,达到2025年的2880美元。
苏布拉马尼亚姆说,印度正处于起飞阶段,可以像过去许多国家一样实现快速增长……鉴于此,以及印度在未来20至25年内实际上享有的人口红利,我们可以快速增长。
印度经济学家沙尔加尔表示,“GDP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指标,代表着一定的价值、一定的成长值,也是良好的统计数据,是我们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的。但这还不够,印度还必须研究如何提高人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印度国家转型机构声称将着重于六个关键发展因素,即宏观经济目标和策略;赋予公民权利;永续经济发展;技术和创新;全球领袖愿景;加强治理、安全和司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也表示,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全球不确定性,印度经济预计在2025-26年的成长率为6.2%,低于先前估计的6.5%。
经济学家指出,印度必须在未来二十年维持8%的平均成长率,才能实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并需要大幅提高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
数据显示,尽管制造业占印度GDP的17.2%,但是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仍然较低。在2009年至2023年期间,印度商品出口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过去十年,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的份额基本保持不变,到2024年仅达1.8%。
来源丨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