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抗洪救灾 | 退伍老兵贾吉:洪峰之上的“不退”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8:31:00    

“多堵一分钟,老百姓就多一分安全!”暴雨中,包头市土右旗双龙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贾吉声嘶力竭地呐喊穿透雨幕。7月30日傍晚,当哈素海泄洪区水位距离坝顶仅剩5公分时,这位2012年退伍的老兵带领队员们在暴雨中与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无人机记录的画面里,暴雨如注,浊浪拍岸,他们奋力抢险的身影格外坚定。

当天,土右旗防汛抗旱指挥部两次下达撤离指令。“当时就觉得头皮发麻,再涨一点,村里就要遭殃。”贾吉回忆道,“就想着多堵一分钟,老百姓就多一分安全。”危急时刻,他带着队员们争分夺秒垒吨包堵缺口,最终,守住了堤坝最危险的一段。

这场抗洪抢险的胜利来之不易。自7月25日以来,贾吉带领队员们累计加固堤坝7公里,组织200名救援人员,调用轻型卡车21辆、农用四轮车18辆、装载机6台、挖掘机3台,拉运砂石料2600立方米、土方2000立方米……每一个数字,都浸透着他们日夜奋战的汗水。

雨势渐缓,贾吉被调至双龙镇萨凉线与S315连接线上,负责砂石料调运,推进坝体加固。发现运送砂石料的车队返回间隔变长,他立刻警觉,随即拨通土右旗交通运输局的电话:“运输路段损毁必须马上修!砂石料供不上,坝体就守不住!”从前一天晚上到次日中午,他带着30名工人、调度30台机械车辆,在泥泞中抢运三千多立方米砂石料,累了就在卡车驾驶室眯几分钟,醒了继续指挥调度。

在采访途中,贾吉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他晃了晃手机说:“每天走两万多步是常事,电话就没停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通话记录里,有村里报险情的,有对接调物资的,还有危房户询问安置情况的。而他已经十多天没回过家,妻子在电话里那句“守好坝,家里不用你操心”,成了他藏在心底的暖流,也成了坚守的动力。

作为分管民政、危房改造等民生保障工作的干部,贾吉从7月初就加入到了防汛工作中。当第一轮强降雨来袭时,他在危房排查中遇到一位老大娘坐在地上哭。老人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说什么也不愿转移。贾吉蹲在雨里,一边帮老人收捡贵重物品,一边耐心劝慰:“大娘,人在,家就在,我们一定帮您把损失补回来!”最终,他带领队员逐户敲门,将165户存在住房安全隐患的农户全部转移到安全场所,后续又陆续转移1000多户受汛情威胁的群众。转移期间,他还协调救护车,把三位行动不便的村民送到医院。

抗洪抢险的同时,贾吉始终心系群众切身利益。他一边守坝,一边盯着脱贫户和监测户的产业奖补兑付,“一分都不能差,这是他们灾后重建的底气。”目前,100余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已精准发放到群众手中。洪水退去后,他又马不停蹄组织全镇房屋摸排,“只要有群众需要新建,我就一定帮大家争取到补助。”

如今水位回落,但坝体因长时间浸泡承受能力减弱,仍有渗水风险。贾吉和队员们不敢松懈,继续反复巡查观测。

“特别感谢贾队长!他连夜调机械运石料加固坝体,尽心尽力保障大家安全,我们打心底里感激。”双龙镇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军动情地说,“有这样的党员干部守着,我们心里踏实!”

“汛情当前,我在这里工作,就得守护好这里的百姓。更何况,我还是党员!”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贾吉黝黑的脸上,笑容朴实而坚定。


(策划:张红梅)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曹瑾,岳宇乐,郭燕;摄影: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