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社4月11日文章,原题:社交媒体的“大烟草时刻”来了 彭博社最新推出的纪录片《不能视而不见》讲述了一些孩子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发生悲剧后,父母将科技公司告上法庭的真实故事。该纪录片揭示了许多父母已察觉到,社交媒体正在重塑孩子们的大脑,催生出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充满社交焦虑的年轻世代。
同时,科技平台在遏制这一切方面所作的努力远远不够,甚至可能永远不会真正有所作为。这一点,从脸书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语气转变就能看出端倪。2024年1月,他曾在听证会上面对这些父母说:“对于你们所经历的一切,我深感抱歉。”然而不到一年,他就改口说:“我现在不再道歉了。”事实上,他最近还削弱了脸书上的事实核查和内容监管机制。
当然,社交媒体公司此前也做出过一些积极改变。2020年,有社交平台推出了“家长控制”功能,以帮助限制孩子使用时间;2021年,照片墙(Instagram)将青少年账户默认设置为私密。但许多人质疑,这些账户是否真的变得更安全。并且,这些做法仍无法解决算法结构这一核心问题。一些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推送情绪化内容来提升参与度,让数百万孩子沉迷其中,有的最终被引向鼓吹厌女情绪的“男性至上”角落或宣扬不健康饮食的“骨感网红”陷阱。而且,“有害内容在监管介入前被迅速传播”的问题也没有被解决。
尽管美国两党都希望解决网络危害问题,但国会立法多年陷入僵局。因此,纪录片中所呈现的家长发起的诉讼,可能反而更具成效。诉讼在上世纪90年代对抗烟草巨头时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一系列案件通过内部文件和证人证词揭示,烟草公司有意制造上瘾产品并隐瞒健康风险,导致公众信任迅速瓦解,吸烟开始变得负面。类似的策略也许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让其在16岁以下青少年中逐步“失去吸引力”。
事实上,这样的文化运动已经开始。乔纳森·海特的《焦虑的一代:如何养育手机里泡大的孩子》等书籍,以及英剧《混沌少年时》的热播,引发了强烈的公众讨论。尽管相关立法仍停滞不前,但这些文化产品正在推动变革。在英国,一个由家长自发组成的草根运动正迅速扩展——父母会组成群组,集体决定延迟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年龄;澳大利亚则已经立法,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注册社交媒体账户,这项法律或许将在其他国家被效仿。英国的政策制定者也表示,他们将依据相关法律对违规科技企业实施重罚。与此同时,美国多个州正在推进“无手机校园”法案。
硅谷不会主动把孩子从上瘾产品里解救出来,所以我们或许应该转向另一个目标——让社交媒体像上世纪90年代的香烟一样,被孩子们认为“这并不酷”。当父母、学校,甚至青少年自己都开始主动远离这些平台时,大科技公司也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做出改变。(作者帕米·奥尔森,朱迪译)
孩子社交媒体上瘾,家长使用“戒烟”策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8:55:00
-
相关文章
-
全球椰子短缺,椰奶供应受限
04-28
-
美滥施关税致该国大豆销量一周骤降50%
04-27
-
万能险监管再升级: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万能险产品,强化账户管理
04-25
-
特朗普为什么会"低头"?
04-25
-
特朗普称已为俄乌问题设最后期限,届时美国态度或生变
04-25
-
热门文章
-
山西省着力打造法治“惠民工程”升级版
03-25
-
福建省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出台,最高资助1000万元
03-26
-
南宁一男孩遭蜂群“围攻”!幸好遇上了他们
03-25
-
《甄嬛传》安陵容扮演者陶昕然承认已离婚,网友“反正都那样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03-26
-
南宁开展楼宇亮化设施应急演练
03-25
-
屯留农商银行念好“三字经”打好春耕备耕“组合拳”
03-26
-
当藏语相声遇上AI普法——《“按键”伤人》
03-25
-
阜阳:“菌”产业撑起“致富伞”
03-26
-
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 扛起金融担当,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03-25
-
让流量变留量!“宠粉式服务”缔造的全国票房第一逆袭故事
03-26
-
最新文章
-
三峡库区脐橙“飞”出山
04-30
-
赵乐际主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会并作讲话
04-30
-
莫迪授权军队“放手去打”,巴方称将坚决果断回击
04-30
-
人民论坛调研组
04-30
-
临沂市累计已培育20.1万名四雁人才 力争年内实现“百千万”目标
04-30
-
请查收!壶关发布“五一”假期出游提示
04-30
-
山东小伙宋令东即将凯旋,临行前他对母亲说要出一趟“远差”,这是责任和义务
04-30
-
永登县举行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聘任仪式
04-30
-
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人民论坛)
04-30
-
出台具体举措“直击”六大难点堵点 内蒙古千方百计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