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旅程,但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进入孕晚期(28周后),准妈妈的身体会面临更多挑战,其中难以躺平便是其一。另外剖宫产时很多产妇在实施完“半身麻醉”躺平以后会经历一些极度不适的身体感觉,如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和烦躁等症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燕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让准妈妈们躺平后痛苦不堪的罪魁祸首——“仰卧位综合征”。
什么是仰卧位综合征?
仰卧位综合征(supinehypotenslvesyndrome)是指妊娠晚期孕妇处于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不足,孕妇表现出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此时孕妇转变体位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仰卧位综合征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体位性低血压,严重者可导致母体缺血、缺氧,继而引发胎儿缺氧和酸中毒,严重威胁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孕晚期发生仰卧位综合征的几种情况
1.“半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后至新生儿娩出前最易发生
非麻醉状态下,绝大多数孕妇可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和加快心率来代偿每搏量,而“半身麻醉”状态下,这些代偿机制减弱或消失,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心输出量降低。“半身麻醉”状态下腹壁肌肉子宫附着韧带松弛,加重仰卧位时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2.宫腔内压力增加时多有发生
由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原因,异常增大的子宫使得腹腔压力增加,下腔静脉受压严重,血液回流受阻,特别是伴有心肺功能差、子痫前期者更易发生。
3.超声检查时常可发生
由于超声检查时多采取仰卧位,特别是将探头进行左侧腹部探查时将子宫推向右侧,使下腔静脉受压严重,致使回心血量骤减,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4.长时间平躺即可发生
当孕晚期准妈妈在仰卧位休息或睡眠时,如果平躺时间过久,子宫重力作用对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产生压迫,影响了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液的回流,回心血量减少,即会发生仰卧位综合征。
如何防治仰卧位综合征?
1.剖宫产时为预防仰卧位综合征,麻醉前通常预防性补充液体250—500ml,椎管内操作成功后立即将产妇置于子宫左倾位(将手术床左倾15—30度或者垫高产妇右臀部10—15cm),一旦发生立即给予去氧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并加快输液以纠正低血压状态。
2.做超声等检查时和检查医师做好沟通,避免长时间平躺,一有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立马改变体位,警惕发生仰卧位综合征。
3.日常生活中,孕晚期准妈妈应避免长时间平躺,鼓励侧卧位休息,多推荐左侧卧位。
张燕表示,孕晚期是母子平安的关键期,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健康,拒绝一味“躺平”,避免发生仰卧位综合征,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舒适安全地度过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记者:孙镇镇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 通讯员: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