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阳宗镇办好“小实事”服务“大民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8:37:00    

“民生小事”就是“心头大事”。近年来,阳宗海风景区阳宗镇坚持党建引领,从柴米油盐的保障到就业增收的期盼,从邻里之间的暖心帮扶到文化生活的有滋有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民生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落脚点”,通过精准服务、多元共治、长效保障,用实打实的行动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走出一条以民生改善促共同发展的基层治理之路。

帮扶有温度

阳宗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通过“院坝会”“圆桌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精准掌握群众需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阳宗镇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兜底保障作用,常态化开展“日常关怀+重要节日走访慰问”关心关爱活动,同步提供生活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让帮扶更有温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阳宗镇通过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结合群众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线下招聘会等活动。今年以来,已为群众提供有效岗位3000余个,帮助5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外出就业。考虑到本地群众以务农为主的实际,阳宗镇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并组建技术服务队,在整地、选种、播种、病虫害防控等环节提供现场指导,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阳宗镇结合元旦、春节、元宵节、火把节等节日,统筹举办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镇级惠民活动15场次,村委会惠民活动35场次,线上线下累计惠及群众约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献策有渠道

以“党建带群建”为抓手,阳宗镇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在“绿美乡村”建设中,构建“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机制:由党组织牵头制定“绿美乡村”建设方案,党员带头分组包片落实责任,通过村民大会、入户宣讲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环境治理既是集体事也是自家事”的理念,并组织村民赴先进村参观学习。通过“示范带动+政策宣讲+实地体验”,逐步破解“等靠要”心态,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为激发群众和返乡人员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阳宗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活动,向98名返乡人员征集到涉及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意见建议32条。阳宗镇建立专门台账,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可行性,对短期内可解决的问题及时制定措施并反馈结果;对需要长期推进的事项,做好说明并定期通报进展,形成“意见收集—问题处置—结果反馈”的基层治理良性循环。

治理有章法

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阳宗镇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将全镇7个村科学划分为46个治理网格,共配备380名网格员,构建“镇—村—组—网格员—微网格”五级网格治理机制,确保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等早发现、早化解。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阳宗镇通过聘请法律顾问、选优配强“法律明白人”,协同辖区民警,利用专题讲座、以案释法、赶集日普法等形式开展宣传,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引导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

此外,各村还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生态保护等内容纳入其中。同时,通过“美丽庭院”评选、人居环境“红黑榜”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以“制度约束+自觉遵守”实现长效治理,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活力。(昆明日报 记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