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沈阳劳模工匠50项“顶尖技术”亮相制博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7:33:00    

“最初的设计是行人要过人行横道线时,按一下这个按钮,警示灯就会亮起。后来,我们进行了改进,通过摄像头的抓拍画面直接感应,警示灯就会照亮警示区域,提醒司机礼让行人……”9月1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制博会)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展台前,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交通科技研发中心副主任李昂正在向参观人员介绍“智慧过街人行横道线安全警示装备”。

50项“顶尖技术”闪耀制博会

一走进沈阳国际展览中心W1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沈阳市总工会推出的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展区上方“匠心筑梦强国有我”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部副部长郭琳琳介绍,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来自生产一线、研发前沿的50项优秀创新成果,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既有一线职工解决生产难题的“小发明”,也有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大突破”。市总工会连续三年举行全市职工创新大赛,参赛项目共1500余项,参与职工近万人次,引领全市广大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

9月1日正值第一个“沈阳工匠日”。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亮相制博会作为“工匠主题月”主体活动之一,也是致敬工匠精神。

沈阳劳模工匠尽显“工匠精神”

在展出的50项“顶尖技术”中,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徐宝军,有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王刚等劳模工匠研发的创新成果。

其中,“高精度超薄壁加工件”项目在制造航空领域起到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解决了生产中所有类型的飞机薄壁结构件加工技术难题,代表了薄壁铣削加工的最高水平。“机匣压力加载系统”是针对不同型号航空发动机机匣类试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载设备。“超大长径比细长轴加工设备研发”项目填补了国产机床在细长轴尤其大长径比零件加工领域的空白,实现一次装卡情况下自动车削加工超大长径比细长轴零件,为企业创收节支达10135万元。“高档数控机床开发”成果在航空领域国之重器制造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满足航空发动机重点产品生产需求,年创收节支共计200万元。

多项惠民产品造福民生

在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几条色彩艳丽、图案新颖的丝巾。原来这是“一次成型纺织双面数码印花机”生产出来的产品。“双面数码印刷技术,与传统印花技术相比大大提升了设计能力和印刷质量。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意大利,成为世界著名奢侈品牌丝巾的生产线。”总经理助理王军介绍说,随着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百姓可以用平民价格享受到奢侈品的品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工程师赵明阳介绍,他们展示的“多维力高精度测量技术”创新成果衍生出的重要产品——多维力传感器,尤其是六维力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的关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精密装配、自动磨削、轮廓跟踪等作业,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汽车等行业有很大的需求,助推行业迈向精准智能新时代。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东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