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音符点亮助残星光!“行走的思政课”唱进社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1:55:00    

荆楚网(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李菲儿)“以前,我总是担心孩子的未来,但今天我看到他在台上自信地演奏,才发觉未来充满希望。”5月16日,杨园街道楚天舒阳光家园里,精神障碍患者小张家属拉着志愿者的手说。这是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携手“艺术梦工厂”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队一起开展的“音你闪耀”——“艺术梦工厂”社区行暨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全国助残日”主题党日活动。

开场舞《相亲相爱》在舞台上展开,律动的节拍成为“行走的思政课”最生动的注脚。葫芦丝独奏《天之大》用悠扬旋律诉说母爱深沉、乐器合奏《隐形的翅膀》以音符勾勒坚韧梦想、小提琴二重奏《卡农》在经典旋律中传递生命的和谐韵律……台上,残障群体与志愿者们共同演绎作品,勾勒出“残健共融”的美好图景;台下,青年党员们既是表演者,也是观察者。“看着他们认真准备的表演,我理解了‘平等、融合、共享’助残理念背后的温度”。

“在游戏环节,一位参与者从最初的紧张沉默,到主动敲击手铃加入合奏,这个瞬间让我眼眶湿润。”作为音乐疗愈项目指导老师,李政阳带领大家在互动中感受艺术的疗愈力量,“当我们用节奏游戏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时,才真正明白总书记所说的‘青年要自找苦吃’的深意——不是简单的吃苦受累,而是在服务他人中锤炼共情能力,在基层实践中厚植人民情怀”。

残障人士和支部党员们合唱《世界赠予我的》,场下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全程跟唱,结束后小女孩轻声说“哥哥姐姐的音乐让叔叔阿姨们笑了。”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何颖看到此景感慨道,“‘大思政课’从来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当我们把课堂搬到社区,把艺术送给最需要的人,青年的担当就有了具体的模样。”

活动尾声,全体演职人员合唱《萍聚》,掌声与歌声交织成“爱的礼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既是湖北大学“思政+美育”协同育人的缩影,也是一堂行走在基层一线的“大思政课”,通过志愿服务,让青年党员以艺术为媒传递爱与希望,用青春行动诠释“思政+美育”的育人力量。

据悉,在省、市残联的支持下,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自2017年重点打造“艺术梦工厂”阳光助残服务项目,在武汉市多个街道、社区开展志愿公益服务200余场,参与志愿者超过1300余人次,服务对象累计4000余人次。未来,湖大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把“行走的思政课”开进社区、乡村、基层一线,让青年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深化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实践中,书写新时代湖大青年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