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甘肃患者术后腹胀西安求医 长安区医院“组合拳”助力康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4:49:00    


2周前,甘肃庆阳的道先生因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原以为术后能很快康复,可腹胀和隐痛却像影子一样缠着他,吃不好睡不安。几经打听,他慕名来到长安区医院。

“手术成功,远不是终点。”该院陈怡副院长在查房时解释道,“很多人以为下了手术台就万事大吉,恰恰忽略了康复这关键一步。围手术期康复,不是简单的术后照看,而是从手术前评估、手术中配合到手术后恢复的全链条守护。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不仅‘活下来’,更要‘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普通外科早在数年前就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围手术期康复体系。手术前,康复团队联手外科、麻醉科专家,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评估和康复计划,打好基础;手术中,从体位的精心安放到创伤的最小化处理,每一个细节都为术后顺利恢复铺路;手术后,康复介入争分夺秒——呼吸训练、肢体活动指导、饮食调理,每一步都精准到位。这种“全程守护”的模式,让许多和道先生一样的患者少走了许多弯路,康复快人一步。

“西医擅长精准‘治标’,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双剑合璧,才能真正为患者打通康复的坦途。”薛孝斌主任在为道先生制定方案时这样解释。而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实践中,护士团队凭借专业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成为了连接西医治疗与中医调理的重要纽带。



面对道先生顽固的术后腹胀,团队打出了“组合拳”:西医的腹部物理疗法快速激活胃肠动力,护士则每日准时来到床旁,娴熟地为他进行穴位贴敷——选取中脘、足三里等关键穴位,将温热的药贴精准固定,通过药物渗透疏通经络;同时配合针灸,纤细的银针在护士手中稳准刺入穴位,轻柔捻转间帮他理气通腑。



这样的场景在科室已是常态:术后疼痛的患者,在西医镇痛的基础上,护士会及时进行艾灸,温和的热力透过艾条渗入穴位,缓解肌肉紧张;胃肠功能紊乱时,护士手把手教患者按揉腹部,配合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廓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她们不仅熟练掌握贴敷、艾灸、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还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操作频率和力度,用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操作,让中医调理的温和力量渗透到康复的每一个环节。



如今,道先生的身体很快好转,恼人的腹胀隐痛消失,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整个人精神焕发。他说:“来之前心里七上八下,是这里医生护士的耐心和专业给了我信心。医生再忙,每天都会来看看我,问问感觉怎么样;科室医生们手把手教我康复动作;护士们不仅操作中医技术细心,还总提醒我什么时候该翻身、怎么咳嗽保护伤口,那份细致和用心,比什么良药都暖人心!”

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道先生的故事不是个例。许多患者带着病痛和焦虑而来,最终带着笑容和希望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