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名叫“日本工农学校”,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所独一无二的战俘学校。上千名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军战俘,在这里接受教育、改过自新。有人再次返回前线时,已由发动战争的日本侵略者转变为八路军战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小林清的经历。
1938年,来自日本大阪的小林清应征入伍,并在一年后被派往中国战场。在1940年的一次战斗中,小林清被八路军俘虏,成为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小林清的儿子小林阳吉介绍了小林清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经历。

小林清长子 小林阳吉:俘虏了以后,他(小林清)经过了几个阶段。第一个是绝望,然后想到逃跑。逃跑了一次,但是又迷路了,又被老百姓给抓住了,又被送回了胶东军区。八路军没有把他当成敌人对待、没有把他当成俘虏对待,把他作为同志、兄弟一样对待,使他们感到了自己跟其他人一样平等。这时候,他才慢慢地感觉到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的这个政策的伟大。

1941年秋天,受到感化的小林清主动申请加入八路军,和中国军民一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小林清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并于1983年加入中国国籍。他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直至1994年在天津去世。

小林清长子 小林阳吉:他自己也非常感慨。他说,我能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的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幸福。
小林阳吉身为小林清的长子,多年来积极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并呼吁日本政府反思侵略历史。

小林清长子 小林阳吉:日本民族应该深刻地反省,反省自己在战争中过去的这个罪行,不要老是遮遮盖盖、隐隐藏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自我反省,才能够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尊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